在浙江天台县九遮村的“医疗集市”,遇到双腿静脉曲张严重的老何,季也民犯了难。这位90后基层医生主攻的专业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对于静脉曲张这样的血管外科相关疾病,他并不擅长。好在,季也民随身携带着“移动诊室”,他发起了远程会诊。浙江省人民医院的血管外科专家卢凯平主任正在天台县人民医院下沉帮扶。在卢主任和天台县人民医院医血管外科的庞建良主任的共同诊断下,结果很快出炉:需要入院治疗。季也民为老何办理了向县医院转诊的手续,并预约了住院病床和相关检查项目。
2020年11月,全国首个县域“云上医共体”在正式上线,构建了以天台县人民医院为核心,覆盖当地120家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服务网络。近一年来,县域医疗资源打通的优势逐渐显现。如今,在田间地头问诊,在云端会诊,已经是季也民和天台县许多基层医生的工作常态。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慢病管理等难题,在这里迎刃而解,老百姓看病更便捷,医疗费用负担也大大减轻。
从2019年开始,天台县人民医院以医共体建设为契机,建设县域一体化的“云上医共体”。此前,天台县人民医院和100多家村镇卫生机构,是一座座信息孤岛,系统林立,打通难度很大。为破解难题,天台县选择整个县域统建,医共体同用一套系统,来真正实现“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
以前,患者在县域内不同医疗机构看病,需要携带过往所有的就诊记录,以便医生评估病情。“云上医共体”上线后,患者无论在哪里检查、就诊,信息都会实时汇入居民健康档案,病情一目了然。同时,医共体内所有医院的床位资源打通。九遮村双腿严重静脉曲张的老何,可以直接转诊到天台县人民医院;天台县人民医院的患者,视具体病情也可以转诊至基层医疗机构,今年前9个月,门诊、住院共有4100余位患者下转。
小病不出乡,一般的大病不出县。在天台,检查检验和床位资源等共享,也减少了患者的就医支出。急救体系流程也得以改善,患者坐上救护车即可办理入院手续,天台因此获评全国首个“县域创伤急救示范区”。
移动诊间、远程会诊,优质医疗服务走村入户
“云上医共体”上线后,天台县人民医院每两个月就会在当地举办一次“医疗集市”。医生带着“移动诊间”和常用药品翻山过湖,把优质医疗服务延伸到此地。
天台县人民医院医共体街头镇卫生院季也民医生清楚地记得,在镇上一个村里,老人打板栗不幸被掉落的板栗刺球砸中眼睛,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而忽略了治疗。当村医日常走访时他的眼睛已经开始化脓,村医当即接通县医院眼科医生远程诊断,并为他办理了入院手续,后续随访时老人的眼睛恢复得非常好。
谈起一年来通过“云上医共体”及时转诊、就医的患者,天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裘银虹的例子多到讲也讲不完,“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他说,“信息的互联互通,让优质医疗服务真正‘跟跑’百姓健康。数据跑的路多了,患者跑的路就少了。”
慢病管理:听家庭医生的
和全国其他县域一样,“两慢病”,即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天台县村镇中大量留守老人正在面临的疾病。天台县人民医院的专科医生则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签约医生、责任医生联手,通过主动式服务与积分制激励,调动慢病人群自我管理的意识与积极性。
在完成健康任务的过程中,居民的血压记录、随访表单、健康动态都将同步至“天台健康管家”,专科医生可随时查看居民们的健康详情和变化趋势。今年3月上线以来,已服务慢病患者数千人。慢病家庭医生签约,也变得顺畅起来。现在家庭医生下去签约非常受欢迎,慢病监测评估、规范治疗总体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