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企业新零售没有运营起来的本质问题,就是依然沿用过去的思维来运营新的事物。尽管入驻了公域平台,也玩了私域流量,还做了一些线上线下融合的尝试,但发现依然没有太多起色,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是在沿用传统零售的运营思路来做新零售。
新零售为什么是效率更高的零售模式?不仅仅是因为多了线上的渠道,也不只是数字化技术让人货场更高效地重构与匹配,还在于新零售的出发点是沿用了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以用户为中心”。即新零售是以“人”为核心。
基于以上思考,结合相对比较熟悉的医药零售行业,从专业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笔者总结出了一个医药新零售运营模型,定义出四个不同的象限,对应不同的消费人群以及运营策略,仅供参考。
1、引流型
这类型消费者的常见场景是家庭轻症急用药,比如突然感冒了、小朋友发烧了,或者生理需要等。消费者需求非常明确,不需要被引导,最关注需求什么时候能够被满足,比较符合目前医药O2O的场景。
这类人群往往年龄结构偏年轻,容易被优惠吸引,毕竟需求非常明确和标准化。仅就一笔订单来看,能够带来的价值有限,因此并不是传统医药零售的客户群体。医药零售企业需要通过持续的优惠和需求满足,在这类人群中建立起品牌心智,养成消费习惯,才有可能产生后续的复购。
2、利润型
这类人群不是没有需求,但是需要引导,或者通过一些营销方式来激发。人群基数大,结合场景很容易产生非药品的需求,传统医药零售在门店很难完全满足(受制于医保管控,很多地方的实体药店不允许陈列非药品),而且需求较多,门店受限于面积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商品来满足需求。
对于这类人群,新零售实际上提供了一个云端的“无限货架”,让其有了更多的选择,能够充分满足“人找货”的场景。与此同时,结合社交关系,让部分商品变成“货找人”,通过分享、砍价、拼团、分销等营销方式,能够实现社交关系的传播和裂变。
3、现金流型
这类型消费者一般是传统医药零售的主力消费人群,对自身健康有一定的了解和关注,不仅需要被满足需求,更需要通过专业的服务来满足需求,是医药零售的现金流来源和生存基础。
针对这类人群的核心运营策略就是复购,即提供给这些消费者随时可及且可信赖的专业化服务,持续满足其需求,不管是通过线上还是线下。
除了专业化服务之外,还需要结合厂家进行一些品牌营销,比如某些知名品牌的厂家广告和促销,让这类人群明确感知到买的都是品牌商品。当这类人群跟企业之间的关系非常稳定和有黏性的时候,企业也可以推出一些自有商品,以多维度满足需求。
4、战略型
这类型消费者常见场景是重病大病急用药,是基于专业的诊断之后产生的需求,但是非常急迫,需要马上满足。这种场景的出现往往是因为集采之后,某些药没有进入到医院的采购目录当中,但是医生诊断之后认为需要用到这些药,购买的场景就从医院转成了药店。
这类型消费者往往并不是医药零售的常规消费人群,但是医药零售企业出于“医药分离”的大背景和希望承接“处方外流”的资源考虑,从战略的角度来进行布局,比如建立院边店或者DTP专业药房,依据这些资源来承接和满足这类消费人群的需求。
满足这类消费人群,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建立起企业自身的品牌和影响,为将来更长远的战略布局。有我们真正转变思维方式的时候,新零售才真的有可能运营落地,推动零售企业增长。